close
登登登登(音樂下)~~~~中央大學群英教師社群讀書會,用好書向大家拜年!!
中央大學語言中心陳若盈老師,為我們導讀藍偉瑩《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過年了,不要再問「年終拿多少」了,反正就是1.5個月啦 >_<
感謝陳老師導讀,感謝儀萱同學後製。
大家新年快樂!金兔吉祥!
--
祥案:讀書會後,略有所感,撰文一篇,就教於臉友。
「念佛機與靈巧的猴子」
  這幾年來,最常問候自己的是誰呢?我想,可能不是家人朋友,也不會是長官下屬,而應該是「臉書」吧。可不是嗎?每當我們悠遊臉書河道,它不都是這樣「親切」的問候我們:「○○○,在想些什麼?」儘管臉書的提問方式如此平淡無奇,但我們仍然貼文一則又一則的回答分享。也許,正因社群媒體幾乎掌握了所有人在所有時間與空間的注意力。於是,書肆中談「如何提問」的書籍大行其道,就是為了要告訴讀者:善於提問,就能掌握人們的注意力。身處不同場域,面對不同解答者或聽者,提問法想必大異其趣。藍偉瑩《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一書,正是適合我們啟發學生探究思考,提供所有教師與手機拔河的氣力。
  綜觀《提問力》全書,提出「為什麼提問」、「什麼是提問」、「如何提問」、「問對了嗎」四個方向,反省教師如何啟動學生思考與探究。作者所反覆著意者,即在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連結事實與意義兩者。若僅僅只注意事實,則師生皆會於森羅萬象世界中疲於奔命,教學過程將永遠掛一漏萬。抑或是陷入另一個極端,亦即只注意課本裡的知識,闔上書後再也沒有什麼能引起學習與教學興趣。反之,若僅僅只注意義,教師將淪為「念佛機」,鎮日盡是不假思索、無味空洞的口號。而學生則因空聞口號、教條、定理,無法與生命經驗結合,耳朵早早關機。
  連結事實與意義兩者,其實正是種哲學思維,而最易入門的應屬歸納法。不論是親身經驗或是他人描述,我們從中得到許多事例,並整理異同而得到經驗科學知識。若將此哲學思維落實到語言運用上,則是早川《語言與人生》一書中之語言「抽象化階梯」。不論是傑出的作家、教師、老闆、從政者,抑或是成功的父母、情人,只要我們希望語言、寫作、說話能引人入勝,都應如靈巧的猴子,在語言階梯上自由來去。
  我們常聽聞教師應對學生「循循善誘」,卻少見詳論如何「善誘」之法,以致於吾人無從遵循,只能依著自己的學習經驗有樣學樣,在教室裡盡問些笨問題。我們也常推崇「不恥『下問』」的謙遜學習態度,但也少見教師如何「善問」的教學策略。藍偉瑩的《提問力》,無疑提供我們藉由「提問」引導自己及他人思考探究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