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祖吸引人之處何其多,不論是自然生態或歷史人文皆具獨特魅力。遊客或用驚呼聲追問大海為何流下眼淚,或用鏡頭書寫芹壁老屋老廟老標語的故事。但對我們來說,卡蹓馬祖短暫的幾天,卻鎮日與無窮無盡的陡坡奮戰,只為「爭取最後勝利」。

  準備到馬祖騎鐵馬期間方才得知,各島皆無業者提供租車服務。相較於租車便利的金門、澎湖,這也預示著馬祖的艱難路況。離開福澳港後正式上路,登上福山照壁,仰望蔣公遺訓的視角,已陡到讓人難以下嚥。接下來,便是無盡陡坡循環,就算是沒有陡峭海邊礁岩上的玻璃山,也令人望而生畏。儘管路徑單純、輕裝行軍,我們還是偶而迷失在等高線的間隙,而代價可想而知。

  兵疲馬困地路過勝利水庫、勝利堡,再沿著勝天路,來到勝天公園休息片刻。我們偶而也駐馬坡旁,一探鐵堡、大漢據點、大膽據點、八八坑道,深深吸一口堡壘內所吹出調合濃郁與肅殺的風。且戰且走之際,脫下一身戎裝的標語不時映入眼簾。「枕戈待旦」、「馬祖精神」,勉勵我們堅忍不拔,但我卻屢屢被陡峭擊退。「海中懸日月,洞裡擁乾坤」氣勢恢宏,但我卻連腳下雙輪都無法駕馭。「雷震一聲撼山岳,霆霽風雲威海疆」動人心魄,但我只有急促的喘氣聲與之相應。島上所有標語、路名、地名、據點名,都是熱情加油吶喊的觀眾,但無奈我總是敗下陣來。遙想炮火對峙的那些年,前線將士高舉步槍的雙臂,是否正如我僵直的雙腿。而他們又是否能在這些語言魔方中,得到力量、堅定信仰呢?

  北竿塘岐村街上,草書「還我河山」四字,躲在盆栽、車輛等雜物後頭,使得傳頌至今近千年的吶喊聲,回音也顯得有些憔悴。也許山河就是山河,讓我們還她本來面目。取而代之的是,以媽祖巨像的慈祥視角,共享山、河、海間的明月與清風。

(《馬祖日報》2020.10.07)https://www.matsu-news.gov.tw/2010web/news_detail_101.php?CMD=open&UID=224532&keyword=%BEG%AA%DA%B2%B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芳祥書房 的頭像
    芳祥書房

    風雨書房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