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西方史學家克羅齊「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的觀點,我並沒有深入的了解過。這篇社論在詮釋中、日、韓、臺各國對於二次大戰史的詮釋,是否就可以做為此論點的最好證據呢?
  記得多年前曾藉著《當代》雜誌中,王汎森師及其他學者的文章,了解何謂「集體記憶」。各種同學會、同鄉會、紀念會等等,是凝聚、加強集體記憶的方法。參與這些活動的人們,對於所屬團體想必有著不同的記憶。如何尋找「次團體集體記憶的交集」,又同時能尊重「次團體各自的集體記憶」,實在值得省思。這也確實是展望未來、體現高度、體貼差異的好辦法吧。


尋找集體記憶 建構共同未來 2011-12-09 01:22 中國時報 【楊景堯】
 看完電影《賽德克.巴萊》,不但在戲院裡就淚流滿面,感觸很深,也聯想到當年看完《寶島一村》話劇的悸動,以及兩岸開放之後閱讀的大陸教科書。加上最近閱讀一篇外國人的研究:《中國、日本、韓國中學教科書對二戰的集體記憶》,這麼多感想其實與這次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有關。因為其中有一位說「我們沒有相同的過去,但是我們有共同的未來」,使筆者更注意到大家對於台灣的集體記憶不一致,是台灣不容易建立共識最大的原因。

 這篇外國研究主要藉由比較三個國家教科書,找出二戰的集體記憶。中國教科書是大陸的版本,二戰的內容是共產黨的觀點。日本則是因為一綱多本,從左派到右派觀點都有,哪一個版本代表日本是有爭議的。韓國教科書的二戰記憶更貧乏,因為韓國是在二戰之後才獨立,二戰期間與台灣一樣都是日本的殖民地。換句話說,這三個國家似乎對二戰的集體記憶差異很大。

 幾年前看過《寶島一村》話劇,才深入了解原來多數外省人的眷村生活是那麼苦,只有統治階級的「高級外省人」才是省籍情結的主要癥結。看過電影《賽德克.巴萊》,才算理解「霧社事件」的原委;看過大陸的教科書,才知道原來民國十五年「北伐」是國共兩黨合作進行的,民國十六年「清黨」殺死了很多共產黨員。換句話說,由於台灣的民主與開放,才使台灣漸漸理解不同族群的「集體記憶」;過去一直是彼此沒有交集的「選擇性記憶」。

 國民黨慶祝「建國百年」當然引不起共鳴,因為一九四五年以前在台灣出生的人是日本人,老一輩台灣人並不具有「中華民國」建國的集體記憶。至於原住民的心聲在電影《賽德克.巴萊》,已經充分的表達出他們的集體記憶,也強化了他們的集體意識;龍應台的《大江大海」所描述的大陸來台老榮民,更是具有強烈的、一致的集體記憶。但顯然一九四五年以後出生,受過國民黨威權與戒嚴時期的「集體教育」並沒有成功,因為今天所有民進黨的菁英,幾乎都是國民黨統治的教育體制之下長大的,卻沒有接受課本上的集體記憶。

 儘管如此,今天台灣人民的教育程度之高是有史以來的華人之最,民主與開放使得筆者樂觀的相信,也許大家都有不同的過去,但是基於大家都必須一起面對共同的未來,尋找集體記憶的交集,應該是最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也是建構台灣未來方向的共同基礎。尊重他人,尊重各自過去的集體記憶作為團結的起點,未來才有可能選舉出真正屬於全民的總統。

 從《寶島一村》到《賽德克.巴萊》,從一黨專制到民主開放,我認為,台灣人民只要找到集體記憶的交集,就沒有悲觀的理由,我們對台灣的未來充滿信心。(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