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門

丁亥十月初七於成功大學小西門待芳祥學長

門下等君君不來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見,復旦!
因為祖母過世的緣故,我什麼東西也沒收就直接回到臺灣。等到治喪事宜大體告一段落,我在告別式之前的空檔,重新回到復旦。前後只有四天的時間,為的只是把所有的事情善後。包括將書籍、資料寄回臺灣,和復旦的師長、同學、室友道別。說到寄東西,書和資料以五公斤上限為一箱,我一共寄了二十九箱。此舉不可法,近乎瘋狂、失控。而說到道別,這真是令人難忘。我的香港室友們和成大其他的交換同學,展現出最大的熱情。令人受寵若驚。回家前一天的下午,香港室友先是幫忙我把書送到郵局寄。晚上,一共十四個人共享一桌豐盛的離別晚餐。回到寢室後,一群人窩在房裡,聊著港、臺文化的相同與不同。共享水果、蛋糕,胡亂地拍照。而早在兩天前,他們已經設計了個「圈套」。讓我在很意外的情況下送我一個「小西瓜」。上面刻有一個帶著博士帽的鬼臉,以及「博學經綸」四個字。這真是讓人受之有愧。眾人就在當晚,挖空了西瓜,留下了瓜皮,讓我留作紀念。現在在我桌前的瓜皮,早已因為水分漸漸流失的關係,乾乾癟癟的。原來笑得很開心的鬼臉,現在則像極了一個掉光牙齒的老先生。飛機起飛前,收到大家道別的簡訊。登機前關上手機,心中想著,在出發前,真沒想到,這趟到復旦讀書,居然不是與大陸同學結識,反而認識這麼多可愛的香港大學生。這再次證明了,人們總是會用最單純的心 珍惜那難得相聚的緣份。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圍巾、聖誕襪與香菇雞湯
  所有對阿嬤的想念,都由圍巾、聖誕襪與香菇雞湯所引發的。
  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樣,每年的十二月,兄弟倆總是期待著聖誕老人。他會準時駕著糜鹿雪車,上頭載滿著各式各樣的禮物,從天翩然而降。家中雖然沒有煙囪,也從來沒有立過聖誕樹,但我們卻在好長一段時間裡,深信著自己這一年來是個表現很好的乖小孩。因為我們按照阿嬤的交待,各準備一隻平常穿的襪子,在睡前將它綁在床頭。隔天早上就能收到禮物,從未讓我們失望。只是,這份禮物和電視、故事書中的不太一樣。它不是令人驚喜的各種糖果、玩具,而是更加實用的──現金。隨著年紀漸漸增長,金額也就越來越大。而兄弟對阿嬤「聖誕老婆婆」的稱呼,也一直持續到這個遊戲漸漸結束。
記得在國中時期,那個正要「轉大人」的黃金階段,為了讓我們能夠高人一等,阿嬤特別為兄弟倆準備藥膳烏骨雞湯。每當這碗冒著熱氣白煙的雞湯端上桌,就是一場災難的開始。才一接近,迎面而來的是令人毫無食慾的嗆鼻氣味。黑黑的湯汁、深不可測的湯碗,裡面承載的是據說能使人「抽高」的各種藥材。捏著鼻子,忍住呼吸,這才能勉強地喝下一口湯。只是萬萬沒想到,下一口雞肉中飽滿的湯汁,還是讓人無法逃過一劫。
阿嬤重新開始為兩兄弟準備雞湯,記得是在自己碩士班三年級的時候。那年為了撰寫碩士論文,以及準備博士班考試,我離開了求學六年的嘉義,返家閉門讀書。當時阿嬤已患有帕金斯症,不良於行且無法自理生活。但她還是吩咐身邊的外籍看護,從菜市場回來要記得帶隻全雞,加上家裡大朵大朵的香菇,好準備孫子們最愛的香菇雞湯。這比起十多年前的藥膳烏骨雞湯,真是美味極了。不再如捏鼻灌藥般地喝,我反而是一碗接一碗地,為每日夜讀前儲備全身能量。隨後自己再度遠離臺北,負笈府城。每次回家,家中最令人期待的,還是香菇雞湯。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外的結束
好久沒和大家說說我在復旦的生活了,今天要說的故事,其實早就想和各位講。其實,我早在一個月前就回到台灣。因為,祖母過世的緣故。
四月十六日(一),我照列打電話回家,沒想到家裡沒有人接。這點很反常,家中至少會有外籍看護會接電話的。打到媽媽的手機,這才知道,奶奶已病危住院的消息。四月十七日(二),我隨及搭機由上海返臺,根本來不及與復旦的師長朋友們告別。就連寢室裡的衣物、書籍、資料,也全都沒有收拾。沿路由上海--香港--高雄--臺北,坐了三次飛機。晚上十點到台北後,馬上趕到長庚醫院。只可惜,奶奶已陷入昏迷的態度,不省人事。不能和以前一樣,讓我蹲在輪椅邊,摸摸我的頭,歡迎我回到家。之後兩天,我和媽媽幾乎都在醫院裡渡過。奶奶就算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似乎也體諒晚輩的辛勞。就在四月十九日(四),她選擇在睡夢中,以最平靜的方式離開我們,享年八十四歲。此後,我大多在家,和家人處理治喪大小事宜,以及有一撘沒一撘著唸些書。另外,我則是在告別式前,利用四天(5/5-5/9)的空檔,再度飛到上海,把所有的事情做個善後。五月十日(四)告別式後,還有晉塔的事情要辦。下星期,我就能回到學校和大家見面了。出發前,怎麼也沒想到,這次復旦之行,會以奶奶的辭世作結束。寫到這裡,還是不禁令人鼻酸。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復旦文學院
原本要和大家說的「文化現象之二」,因為有部分資料不在手邊的緣故,暫時無法和大家分享。來日再補,請各位原諒。
  早在前面幾次的生活週記中,我已提及圖書館、食堂、宿舍等等校園建築,這些幾乎是每天必造訪的地方,也許大家對復旦已有些模糊的印象。關於復旦校園環境,這次就由我的另一個生活重心──文學院說起吧。
  樓高「三十層」的「光華樓」,是復旦大學的文學院。各位沒有看錯,這棟在陰雨天時,每每以雲霧為裙擺的三十層高樓,就是復旦大學的文學院。因為它真的太高了,四周圍實在沒有足已比肩的建築物。在校園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見得到它,就像臺北一○一之於臺北盆地一般。光華樓中以人文社會科學的系所為主,稱它是復旦的文學院,似乎未嘗不可。我最常造訪的,自然是「中國語言文學系」與「古籍整理研究所」(即「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等,和中文系較相關的單位。
  關於上述系所單位,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圖書室。我們成大中文系,聽說早年有幾個屬於自己的圖書室,諸如:魏晉南北朝文學、宋代文學資料室等等,位置就在現在的地下室研究小間。但似乎早在幾年前,系上就將這些圖書全數移至總圖了。而在我造訪之中國各大學的中文系、古籍所,幾乎皆有自己的資料室,其藏書皆各具特色。因為要編纂上海文學史的關係,復旦中文系資料室藏有上海所出版之各類文學性刊物、雜誌。而復旦古籍所,則因為編輯《全明詩》、《全明文》的緣故,收藏有大量的明人詩文集版本。其他如四川大學古籍所,則有宋代文化研究中心,收藏編輯《全宋文》所需要的材料。另外,其圖書室空間之大,也是我所無法想像的。就目測看來,復旦中文系、古籍所圖書室,應有一個籃球場這麼大。舒適的閱覽空間,豐富則有特色的藏書,頗令人稱羨。這些在臺灣學界,似乎是少見的。為一美中不足的,是空間規畫的問題。圖書室未能將辦公區與閱覽區隔開,使得辦公人員的各種聲音,常常成為讀者的干擾。我在中文系圖書室讀了幾天書後,實在受不了辦公區時常傳來的電話聲、談話聲,也只好乖乖地回到圖書館了。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