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弱水.jpg
陳弱水老師,轉引自網路

講題:
〈文學與文化──論中唐思想變化的一條線索〉,收入田浩(Hoyt Tillman)編,《歷史與文化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12月),頁3-55預定2009.12
地點:
臺大歷史系

聽講記錄:
  陳弱水老師該文的主旨,在於「從文人心靈的角度,為從唐代安史之亂到九世紀中葉之間士人思想的變化提供一個概括的描述和解釋。」
本次演講,最受與會者討論的。是陳老師的文人「自貶身價」說。他認為:「中晚唐以降的士人社群,文學以外的關懷越來越重要,文學寫作的意義相對降低,中國歷史上的文學主導時代終於在北宋晚期結束。」

祥案:
  陳老師由史學研究跨足文學研究,對於文學史這麼宏觀的觀察,自己實在無力提出什麼具體的疑問。只能提出以下問題:
若謂文人「自貶身價」,越來越不重視文學寫作,而有其他關懷。那麼,應如何解釋宋以來,各種以「話」為名的傳統文學批評專著興盛的現象。這難到不是重視文學寫作的眾多文人,對於其自身、他人創作的反省思考嗎?

  陳老師近年來關心中唐文學、史學、學術史、思想史等議題,所研究的材料,是歷史系研究者所生疏的詩、文、文藝批評。對史學研究者來說,這是史料的擴展;對我們中文研究者來說,如何描述一個「文學史」現象,更是頗有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