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財師,轉引自網路)
(五道將軍,轉引自網路)
○聆聽阿財老師演講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禮俗宗教研究室」九十八年度第三次討論會
講 題:從敦煌吐魯番文獻圖像看五道將軍的形像與發展
主講人:鄭阿財 教授(南華大學文學系,敦煌學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劉淑芬 教授(本所研究員)
時 間:98年5月22日(星期五)中午12:00~2:00
地 點:本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五道,或稱五道將軍,是地獄主宰東岳大帝的屬神,同時也是東岳大帝的重要助手,傳說祂掌管世人 生死榮祿,與閻王的判官職司略有相同,但在一般理解中,五道地位比判官高,地位居於閻王之下。
演講要點:
一、問題意識:
「五道大神」、「五道將軍」、「五道轉輪王」的關係與發展為何?
二、結論:
佛教地獄冥王中,有掌管五道輪迴的冥司,正與中國泰山信仰中固有的「五道大神」近似,因藉以翻譯,而出現在漢譯佛典中。隨著佛教的傳播與發展,逐漸滲入中國喪葬文化之中。不過佛教掌管五道輪回的冥司為一人,而中國分掌五路的神明為五人。且由於佛教中的五道大神具武夫形象,所以後來又稱為「五道將軍」的情形。雖原本各有不同,然其專管死鬼之事這一冥陰神屬性則是一致的。隨著時代發展,二者漸趨混淆,終至合為一。
唐宋時期地藏與十王信仰流行,第十殿的轉輪王,執掌冥間亡人第三年於「中有」將盡之時的最後判決,並具以投生於五道、六道之中。因此又有合五道將軍與轉輪王為一而稱為「五道轉輪王」。五道將軍為武夫形象,唐宋十王圖中,唯十殿五道轉輪王作頭戴兜鍪身穿鎧甲的武將形象,其餘九殿各王均作文官或帝王裝扮。
聽講筆記:
敦煌吐魯番文獻,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中古史的重要史料。
文字是基礎,目錄是門徑。
敦煌文獻文字不統一,非為傳世而作。故研究第一步,是「識字」。
圖像與文獻的研究應結合看待,不可二分。
敦煌文獻,只是「文獻」。待吾人用自己的學科來檢查。其中又以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最為適合。
祥案:
可惜沒有問老師問題。「若以古典散文研究而言,可以如何運用敦煌文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