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程.jpg

龔鵬程「教育與出版環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808ed0100cuuf.html

龔師文中點出許多問題

這在即將得到學位 當過兵後要投身這個「學術市場」(或是工廠)的我看來

實在是暗自悲哀

但是 以一己之力 又無法改變這個「算點數」、「計篇數」的大環境

看來 也只好從身旁的小事作起了

近日改完博論 餘閒較多 聊發感慨

諸學友哂之


教育與出版環境

龔鵬程

大陸人大與政協兩會業已隆重閉幕,友人有詩贊曰:「御香縹緲繞明堂,濟濟群真共舉觴。如斗蟠桃新結果,覆杯滄海再生桑。爭敲頌聖紅牙板,曼舞娛賓白鳳凰。鰲極紫宸終不改,龍華高會又收場」。其評價是否允當,姑且不論;但有些問題確實是年年提出而沒啥改變的,教育即為其中最顯著的例子。

  方今教育問題,牽涉極廣,僅就教育評估一項來說,目前就深深困擾著高教體系。大陸教育部設有評估中心,每年職司評估。評估之結果,則直接影響各校之經費、排名、聲望。學校為爭取名次,只好壓迫各系所去想辦法;各系所又再逼教師去填表、申報、發文章、出成果。上下交征利,人人痛苦不堪。

  而為了取得好成績,各校皆手段盡出,恩威並施,縱橫捭闔,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以致送禮、換票、請客、分紅之各類傳言層出不窮;抄襲論文或把著作拆開發表,以增加數量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學風不正,盡人皆知。每年人大、政協會中也對教育部此舉多有批評。新加坡聯合早報甚至還為此製作了專版報導,認為評估制度扼殺了大陸教育的生機。

  既然評估之病人所盡知,只要去高校訪問,沒有不聽見駡聲的,可是為什麼竟不能改變之呢?

  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之邏輯,早已使得教育走上了產業化的不歸路。教育不論過去有多少崇高之理想與價值,目前在海峽兩岸它都已只是一項產業。因此大學就如同工廠,教師即如僱工,其著作、研究成果及教學成果(學生)則是產品。雇主既投入了成本,就要看產出。知識雇工若提不出成果來說明業績,當然只好滾蛋。什麼師道尊嚴、自由思考,都是閒扯。

  產品又是要行銷到市場上去的,故必須考慮其市場與行銷策略。若能占有市場、建立品牌,那就是好學校,不然則否。一門知識或一個科系再好再重要,如市場不需要,便只好關門。近年人文學科迅速沒落,各種結合市場而毫無知識重要性之應用學科媚俗而生,皆肇因於此。

  工業化生產的模式,又不同於過去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講究標準化、數量化、快速化。

  因為要批量生產,故兩岸大學近年皆急速擴張、博碩士之比例扶搖直上。教師的研究論著也要量化生產。

  又因為要快速生產,故學生的修業年限不斷減縮,以精簡作業流程,有人甚且主張碩士可以不必寫論文了。反之,教師的論文則最好一年幾十篇,可以流水線作業,迅速批量生產,或照給錢單位的意思生產。

  至於標準化,則是指規格化。例如教師發表論著,該每年幾篇、可刊登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可計幾個點數,乃至論文該怎麼寫,格式、注腳、摘要、參考書目、標點符號,都一一規定之。如此才能使產品面目雷同,抹煞掉個性。

  目前這一套生產模式,經由「全球化」浪潮而遍及東亞,台灣、香港、大陸皆入其彀中,無法自拔。毛病都差不多,但整體來看,其實比始作俑者的美國更為嚴重。因為美國沒有教育部,評估實質上等於行業內部的自律機制。而且辦學者各出機杼、各自為政久矣,自主的空間及發展特色的機會皆遠勝於台灣大陸。美國的大學更不必崇洋媚外,認為論文必須用外文寫、發表在外國刊物上才有價值。何況,同行之間的自律,跟官僚行政體系主導評估,性質與效能逈然不同,「權、錢、知識」三結合的情況自然要比台灣大陸少許多。

   這就是目前雖然人人都罵教育評估,可是絕難改善的癥結所在。掌權者不會放棄這主導學術與教育發展的大好機會,許多人和機構則視此為獲得權和錢的終南捷徑。那些不屑於參加這場權錢追逐遊戲者,雖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又潔身自好,卻注定在這次競逐中成為邊緣者。所以縱或本來持批評意見的或觀望的,最終亦多被裹脅進去,一起做著知識工人的生產遊戲。

  這樣的教育困境,跟出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關係密切。教育與學術發展乃出版事業的上游,一旦學界沈淪,出版事業必受波及,是不言可喻的道理。

  目前這樣的制度造成學術發展兩方面的危機,一是數字化危機。機構與個人都追求數量,而非品質,所以才會有把研究成果拆開發表的弊端。專門著作也減少了,要分散成許多篇論文發表。整體環境重期刊而輕專著。可是圖書市場上學術著作還賣得動,期刊就難銷了,實質上只是論文集的所謂專著也不好賣。於是這些期刊及論文集大抵只是學者與機構自己出錢印、自己分贈親友並用以申報成果,屬於「花錢買吆喝」的性質。市場統計上雖增加了許多書種,看起來學術出版十分蓬勃,可是基本是虛假的數字,毫無社會意義。

  這就又形成了另一項危機:專業化危機。學者寫文章,主要是想進佔專業核心刊物、一級刊物,以提供專業評比;如果寫書,目的也只想用以參加專業評獎。大家各自找一個小圈子去爭名奪利,天地之大,無暇宏觀。而這些書和論文,其實又都是規格化生產,因此它們固然不想流通於一般讀者之間,與社會對話;一般人看此呆板枯燥之物也根本看不下去。結果據說學術愈來愈繁榮了,但社會上愈來愈沒什麼有學術價值的東西可看,學者與社會之睽隔乃愈甚。試比較一下五四或二、三十年代學者著作在社會上的影響,便知今日之沈疴實已不輕。一邊是沒有生機的「假牙塔」,一邊是沒有大腦的社會在「刑天舞干戚」,彼此各行其是。   

  討論當今出版業不振的人甚多,但似乎較少人談到兩岸教育評鑑所帶來的惡果。本文簡略陳言,希望能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