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畢此篇,真忍不住八卦一下,不知道裡面的這位「詩人」會是誰啊?!? 大家要不要來猜一下,我真的是連一個人都猜不出來啊!
文中所言,我們所讀的文學史是「冷冰冰」的。回想十多年前自己讀文學史時的痛苦,現在座下學生們上文學史課的「冰冷」表情,似乎也沒什麼不對啊!! 多說一些文壇掌故、作家佚事,確實可以加熱一下。

我見我思-文壇與掌故
2012-10-31 01:13 中國時報 【簡白】
 秋天的星期日下午,由北邊方向走進細雨濛濛的迪化街,看見未婚女郎群聚的霞海城隍廟,左拐入巷,右手邊第一棟百年歷史李氏家屋二樓,便是新開張的民藝型咖啡館。

 等待跟詩人會面,他經常遲到。

 環顧咖啡館的擺設,隨意、潔淨而親切,舒展二戰前台灣中上家庭的美,充滿老派電影的味道。

 同樣屬於舊市區,我從萬華來,感受到天差地別的氛圍。大稻埕人顯得閒逸優雅,現今他們仍擁有布疋、茶葉、南北貨三大產業。十九世紀五○年代,保守強悍的萬華三邑人,發動械鬥,驅趕同安人遷至北門外的大稻埕,反倒促成對方的繁榮,造成自己的衰落。今天萬華給予外界的主要印象,恐怕多為廟宇、夜市、流氓和遊民。

 對照迪化街完整保留,且仍在活用的古風情建築,今年九月中旬,萬華廣州街二二三巷的清朝時期隘門,竟被以拓寬為理由,橫遭拆除消失。「一府二鹿三艋舺」,三座古城就數萬華的境遇最坎坷,已經快再也難尋它的老故事蹤跡了。

 詩人終於進門,依然熱情難抑,侃侃縷述近況見聞,他談及:和香港某位堅持租住旅館近十年的學者講了兩個半鐘頭電話…,原本對電視媒體野心勃勃的作家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旅美前輩詩人的寵物狗的健康狀態堪憂…,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閱讀喜好…。在在都讓我聽得目瞪口呆,幾無插嘴餘地。

 常與詩人聊天,不時感慨想像,何謂文學?標準答案好幾種,任君取用。但究竟什麼叫文壇?恐怕絕大多數人模模糊糊,不是很清楚。依照詩人的見解,痛快定義,文壇其實就是交際,就是掌故,兩者錯綜組合而成。如果把交際消極看作應酬、掌故負面看作八卦,當然沒有人願意去書寫出來。這樣的話,難怪我們不存在有血有肉的作家文壇史,徒剩下冷冰冰的作品文學史。

 假設,剝除愛恨情仇的交際掌故襯托,張愛玲的文學傳奇或許會遜色不少。

 好幾次,建議詩人把他珍藏的當代文壇故事付諸文字,但他都笑笑,稱說不急,慢慢來。

 天色稍暗,五點多,離開這間洋溢歷史溫暖質感的咖啡館,回望橘紅光色摟抱簇擁的迪化街,依依不捨跟點綴著許多台灣仕紳交遊情誼的大稻埕,道聲晚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