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211
(於興安宮前,田調團隊與林竹男先生等人合影)

DSCF3852
(於歐新芳先生家,與歐先生伉儷合影)

  這個學期回到母校成大中文系旁聽陳益源老師的「民間文學」課,聽老師分享走遍大江南北的田調經驗。益源師從事田野調查已廿餘年,不論理論素養或實務經驗皆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學者。尋找隱身於民間的故事家是益源師的學術工作,其實,老師本身即是說故事的能手。老師神采飛揚的講述田調經過,每位故事家、關鍵人士神色笑貌,每次調查的曲折迂迴,無不歷歷如繪。總讓臺下的我心情為之起伏,聽得津津有味。

  原本只抱著返校充電的輕鬆心情旁聽,卻在一次課堂上被老師指派了田野調查的工作,這就讓人感到不小的壓力。進入中文系以來,閱讀與研究對象始終以古典詩文為重心。雖然已認識益源師十餘年,自己卻未曾參與老師任何一次田調工作,更不要說獨立完成田調了。

  南實踐位於高雄內門,於是我選擇了這裡最具代表性的傳說故事--鴨母王朱一貴傳說,作為田調主題。在距離南實踐約二十分鐘車程的內門興安宮,除主祀媽祖之外,亦陪祀有鴨母王朱一貴。據說,鴨母王當年在此地起事,做為臺灣第一位皇帝,又有豐富且傳奇的發跡故事,朱一貴因此至今仍令後世所熟知。

  學習、研究古典詩文多年,面對一篇作品時,尋求「最好的本子」,成為首要之務。老師們總是殷切提醒,任何的閱讀與研究,都必須奠基在正確無誤的文字內容上。此基本功若未能做到,只怕日後所練就的任何武功,勢必都走火入魔,不僅未能克盡全功,甚至危及自身學術生命。然而,對民間文學研究而言,卻反而珍惜每篇故事的大大小小異文。這些差異,不再只被寫入校勘記中封存起來,而是可能經過適當詮釋後,成為故事擁有多元面貌、豐富生命力的最佳佐證。益源師指示我們「帶著文獻進入田野」,正是要經過「重訪」的工作,尋找可能的異文,記錄下民間文學流傳的足跡。這些觀念、作法,對我而言都是全新的視野。

  與研究古典詩文不同,「人和」在田野調查中極為重要。調查者與受訪者互信的建立,調查團隊成員的密切合作,都是田野調查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有賴內門地方長輩林宗順、林竹男、陳聰賢、歐新芳諸先生的傾囊相告、知無不言。又有系上許胖、伊鏡、only you諸同學主動、熱心的參與,這次田調方能順利完成。幾位同學冒著豪雨,與我騎機車前往興安宮。雖然毫無經驗,卻也稱職的協助調查工作的錄影、攝影、錄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在長輩說故事時,不時與之熱烈互動,不論是在眼神、言語、提問上,都讓受訪者得到最高的尊重。在此良性互動下,受訪者更是話夾子打開就停不下來了。具備這「傾聽」的能力,不正是中文系學生讓人感受到溫情的特質之一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