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在臺北的捷運站,看到有街友穿著制服販賣「大誌雜誌」。一份一百元的價格實在所費不貲。但是,這個專門由街友與弱勢族群作「通路」的概念,結合公益事業、新聞出版,在7-11通路打倒一切的臺灣,實在是很具創意的手法。當然,若只靠這個助人的概念來賣雜誌,人們的熱情總會燃燒殆盡,優質的內容才是出版品持續發展的正路吧。


觀念平台-脫貧,關鍵在給弱勢者機會2011-11-16 中國時報 【葉家興】
 全球各大城市的地鐵站,幾乎都可以見到免費報的蹤影。在免費報流行的年代,竟然有一份大約新台幣一百元的雜誌,從二十年前開始,在十多個國家的地鐵站外,一本一本地銷售,而且銷售者都是以街頭為家的街友。

 在英國倫敦創辦《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的約翰.柏德就曾經是無家可歸的街友。但他討厭慈善事業,痛恨不切實際的善心人士,他見過的慈善團體,給露宿者的都是救濟品,而不是街友們最需要的東西:機會。一九九一年《大誌雜誌》創刊,約翰.柏德不想給魚,只想給釣竿;不想給金錢,只想給力量。他知道街友們需要的是工作,工作才能給人們社交生活、友誼、責任感,以及賺錢養活自己的機會。

 其實除了工作,人們需要的經濟機會還包括教育、訓練、信貸、科技、商機的取得等,這些是促進社區發展和社會繁榮的關鍵。哈佛大學商學院曾出版《助人為獲利之本》,書中就列舉了許多企業創造經濟機會的典範案例,例如雅芳、萬豪酒店、可口可樂、星巴克、諾基亞、富利波士頓銀行等大型企業。這些企業深知,協助人們取得經濟機會是個雙贏的策略。

 除了大型企業,更多社會企業也參與了經濟機會創造的行列。台灣的喜憨兒為心智障礙者打造了烘焙、園藝、樂團、劇團的舞台,上海的SHOKay以西藏的犛牛絨開拓了時尚織品的出路,日本的MotherHouse以孟加拉的黃麻與皮革開創了時尚包的品牌。公益創投企業家以獨特美學和創意行銷,幫窮困人們脫貧,給弱勢者打入經濟主流的機會。

 為了永續經營,公益創投還強調績效表現。雖然環保、社會責任不像財務績效一樣具有客觀的數字基礎,不過,新一代的慈善公益事業,把自己視為投資者的角色,充分善用財務資源以達到最高的社會投資回報率。

 就以股神巴菲特來說,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宣布將捐出大半個人資產,卻直到二○○六年才決定將三七○億美元投入蓋茲基金會。因為他相信「慈善和投資活動一樣,光有良好的意願是不夠的,我一直考慮的是如何才能讓捐款發揮最大作用。」而蓋茲基金會成立以來在各項公益創投活動的績效,讓重視報酬率的巴菲特相信,蓋茲基金會是在能力、品格和熱情三方面都可匹配這龐大捐款的機構。

 在講求績效的年代,傳統的樂善布施已經是過時的公益策略。給錢不如給力,如何以創新方式,讓人力與資金發揮最大成效,為人們創造機會、為公眾創造利益,同時確保永續經營的目標,「既助人,也獲利」,才是明日最成功與最有競爭力的發展模式。

 回到台灣,中文版《大誌雜誌》去年愚人節創刊。一年半來,在各大車站和捷運站出口,數十位曾為街友的銷售人員,已經藉此創造出每月一、二萬元的收入。在風吹日曬、冷風凜冽的街頭,人們所掏出的一百元,買的不只是一本雜誌,而是一個創意、以人為本、績效導向的偉大故事!這是個「給予力量」的故事,也是個很酷、很帶勁的「給力」故事。(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政大公民社會暨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