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70720.JPG
(為佩瑩送行,我手上拿的台灣是小禮物)
不知道為什麼,雖謂「悲莫悲兮生別離」,但我卻總是喜歡那離別時的愁緒與不捨。流行音樂裡許多抒發別情離意的作品,總能勾動心弦。而更不用說是設宴餞別,抑或在車站、機場送行,與好友分別時互道珍重,乃至於目送友人背影離去的時刻,常久久不能自己。

在今年度歷史研習營中,認識了忠志、麗君(臺)、佩瑩三人。可能是因為我們是營隊中少數博士生的緣故,很多時候都自然地聚在一起。在加上營隊結束後,忠志熱心的聯絡,這原本應是隨著活動結束而緣滅的情誼,就這樣延續了下來。佩瑩不久之後,就要重新啟程,回到英國完成學業。在好不容易聯絡四人共同的空檔之下,今日在台大對面的爭鮮,為佩瑩設宴餞別。

四個博士生聚在一起,所談的無非是學術。聽佩瑩說說英國讀書經驗,麗君(臺)講講蒙古國一遊的奇特經歷,忠志則正在積極地趕寫博論。雖然都是些老話,但也是三人生活的寫照,打開了我的視野。閒談之中,麗君對於我特別喜歡離別情緒很感興趣。她說,也許這間餐廳在我們眼中,已幻化為灞橋邊、柳樹下的離別場景了。四人相約日後行步江湖務必相互幫助,心想,也許多年後重聚,我們將仍然對此次餞別宴席記憶猶新呢。

我從家裡帶來一個臺灣地圖的鑰匙圈,邀請大家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作為送給佩瑩出國的小禮物。佩瑩看來很喜歡。

晚上在耕莘上課,上到韓愈的贈序名作「送李愿歸盤谷序」。講到同樣充滿離別情意的作品,我特別和學生們說,就在當天早上,我們也為一位即將遠行的朋友送行,真是人情古今皆同。感謝三位,給我一個活潑潑的教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