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兆敏、莫老師合照

時 間: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上午10:10 -12:00
地 點:百年樓330309教室
主持人:廖棟樑教授
與談人:高莉芬教授

主講人:莫道才教授(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題 目:駢文與中國文化


  能與莫老師結識,原僅透過書信往返與網路的方式。今天居然能有幸見面,真是生平第一次的經驗。

  幾年前由於要撰寫與「以文為四六」相關的文章,才讀到莫師著作。張仁青、簡宗梧與莫師的駢文著作,同為我建立對駢文基本認識的重要讀物。在文章完稿後,偶然地發現莫師有整理駢文研究的論著目錄。於是便奉寄拙作,請莫師收藏並指正。

  原本真是不期待得到老師任何回音,但沒想到,莫師卻很把我這個冒昧的臺灣學生當一回事。不僅回信告知收到拙作,並說將有機會到臺灣一遊,希望能與自己會面。此外,老師更把我的小格,放在自己的博客裡作為聯結。更有甚者,在今日與老師短暫的交談中,更發現老師已在網路上作足了「功課」。我曾有過的「事蹟」,包括到復旦、南京、四川各大學進修,寫過什麼文章,出過什麼書等等,莫老師都已瞭若指掌。凡此總總,都讓人覺得莫師相當在乎這分跨海師生情誼,這實在是讓我這後生小輩受寵若驚啊。

  只可惜,今日交談中只略略提到自己剛完稿的博論,沒有太多的時間多聊。有的只是不斷地在如迷宮般的車站找路,協調時間,買票而已。關於「以文為四六」的相關問題,我在文章中所提出的看法,也只好來日再當面請益了。

聽講札記:
莫道才師「駢文與中國文化」
○莫師兩篇文章
〈論《四六叢話》的學術價值與駢文思想〉
〈論宋代四六話的興起〉

○三種「集成」
八十年代初,大陸曾以官方的力量,在各地作「三種集成」。
歌謠、諺語、故事
這些都能見到對偶現象。
祥案:
  莫師長期以來關注駢文。人們總有個刻版印象,認為研究駢文這類「雅中之雅」文學體裁者,似乎較難注意到俗文學的相關材料。但莫師卻能從歌謠、諺語、故事,這類「俗」文學中,找到對偶藝術的民間養分。這再次證明,專業精深的學術金字塔,需要奠基於廣博知識的厚實地基之上。



又記:

今日於政大聆聽老師講「駢文與中國文化」,會後與田浩、高莉芬、廖棟樑、陳逢源、車行健、蕭裕民諸位老師共進午餐。

飯後,則與文化中文方面負責接待莫師事宜的方兆敏同學,一同送老師撘高鐵南下臺南。

素仰田浩老師大名,田師關於宋代思想的著作早已購得,惜未曾細讀。

今早上百年樓,遠遠望見一位外國老生先在正門外徘徊,細看正是田浩老師。

是我領著田老師,改由百年樓後門進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