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合計三百一十萬臺幣的計畫

中文系的師長們申請國科會的計畫,我們做學生的儘管未能實際參與,卻也略有耳聞。

沒想到,這次到恆春服務,我卻有機會參與到協會兩項計畫的申請,共計高達三百一十萬臺幣的經費。

向勞委會職訓局申請經費

服務開始第一天,我陪同亙將趨車至高雄,到勞委會職訓局南區某單位,參加專案經費的決審會議。

決審會的過程,就好比學位論文口試一般。審查委員對計劃書內容提問,再由各經費申請單位代表答辯。

眾委員在前方一字排開,約有七八人之譜。而自己則坐在受審單位代表的後面,負責幫忙亙將記錄重點。

委員諸公身前都有個立牌,粗略觀察其身分背景,實結合了社會福利的學術界、實務界,以及政府單位。

進行審查時,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自然著重在計劃構想的執行面上,是否能具體落實,未來可能會遭遇什麼困難等等問題。

與此同時,亦兼及學理的討論。其中涉及許多社會福利、社會工作方才能遇見的名詞,諸如:培力、增權等等。

就我粗淺的觀察看來,委員所以重視這些詞彙的運用情形,乃在於如何清楚地界定、使用它們,直接影響到計劃未來執行的方式。

簡單說來,還是「名實相符」的問題。

由這方面來看,似乎和學界審查研究計劃,乃至於學術論文時如出一轍。就連推動社會福利的工作計劃,也字斟句酌起來了。

向永齡基金會申請經費

據亙將說,除了政府單位外,協會另一個經費來源是私人的慈善團體。而由郭曉玲所主持的永齡基金會,是協會重要的贊助來源。

在協會這段時間,大家對我「中文所博六」的身分,無不感到好奇與不解。

好奇的是,中文系有什麼好讀?不解的是,為什麼博士可以當小學來讀?

這回亙將要將計劃書送交永齡基金會審查,在此同時,他需要給郭曉玲寫一封文情並茂的信。

而因為社會普遍存在著「中文系的人文筆很好」的美麗誤解,這個任務就落到我頭上來。

為了寫這封信,我試著了解亙將與郭曉玲以往的互動過程、熟識程度、尊卑關係,以及最重要的,這封信要表達那些內容。

了解過後,得知亙將與郭曉玲互動機會有限,兩人應屬下對上的關係,此封信旨在表達爭取經費的意願。

在得到計劃書全文,有了更充足的資料後,我朝以上幾個方向展開寫作。

其實,寫封一千字的信對中文系的人來說,確實不算太難。

只是,不論寄件人或受件人,我都不甚熟悉,這就使得寫信的難度提高。

勉強擠出亙將要求的字數,算是交了一份差事。

我也藉此機會,親身體驗到大人物身邊「文膽」的工作。

這封信,只能說尚稱通順,絕談不上文情並茂。只怕砸了成大中文系的招牌啊。

因為這兩件事情,我也就意外地參與了協會重要的經費申請過程。

為我原本單純的志工服務,增加意想不到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祥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